高中游记作文

时间:2024-10-02 11:29:33
关于高中游记作文锦集九篇

关于高中游记作文锦集九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游记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游记作文 篇1

我的朋友住在乡下的一个小村落里。暑假他几番邀请让我去他的家乡感受梨园戏台的韵味。我闲来无事便接受了他的邀约。

我并不是对梨园戏台感兴趣才去的,我只是心怀好奇,我的这个仗义好朋友究竟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地方。我一到这里便被这里的景致吸引,被这里的石路石楼石狮子吸引。然而不难发现的是这个堆积着深厚历史的地方,文明快要被历史尘封了。

小路绕绕转转的,就好像走进了历史的漩涡中,我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随心去欣赏这里的种种。

小村落经过岁月的侵蚀,断壁残垣随处可见,这里与城市里的高楼林立大不相同。村里的青壮年背上行囊义无反顾地奔向了远方,剩下几位老人家,偶而也听到犬吠鸡鸣,可能已是堂前屋后仅有的生机。走到一个分岔路口,我们一行人停下了脚步。几条蜿蜒的石径摆在我们眼前,不知道路通向何方。驻足之后,抬起头我才发现一旁早已蔫了的梧桐树挺直身板,俨然一位长者,好似在守卫残存的古代文化,但又好像在哭诉着时过境迁。忽然,其中一条道上传来犬吠声,一只小黄狗出现在我们眼前,对着一群陌生人“汪汪”地叫。“你是想带我们去一个地方吗?”“汪!”它好像表示赞同。我们跟着小黄狗继续走着,穿过窄窄的小巷,末了,一缕阳光打在脸上。一个偌大的场地中间有一个用石头垒砌成的戏台,那么使人感到震惊:想当年一定是“台上伊人舞身姿,赢得台下满堂彩”的荣华景象。如今,高矗的戏台前面是一畦菜地,台边杂草丛生,是有多年无人清理了。戏台前面的两根石柱子,见证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上面刻画的早已模糊了,其实被岁月磨灭的岂只是一个石戏台呢。

戏中人,梨园折身锁情深;戏外人,曲径空留断痕泪……别了,石村;别了,戏台;别了,那位带着缱绻的虞姬。

高中游记作文 篇2

那山、那水、那人、那亲,二十二年的期盼,画面再次回到了我真实的生活。农历十月初十,一个被世人认同的好日子,清晨出门,伴随着暮色返回,时间在那天显得尤为短暂。

一早,我们驱车颠簸在蜿蜒崎岖的乡间山道,心情显得无比急躁,无心暇及荒凉的穷山荒景,脑海中放映着儿时离开家乡的点滴故事。当汽车驶入韩家集乡路段,逐渐驶向我出生的村庄时,我的心跳开始无比的活跃,激动地准备留下一些镜头时,与堂姐堂哥们相互傻眼相望,彼此埋怨没有提醒对方携带照、摄像器材,都让回乡的情绪冲乱了思维,真是遗憾无处不在,有如我近期的经历般,好似天要弄人。背靠座椅,手自然的放进了牛仔裤口袋,兴奋不已啊!就像人生一样,转折总在失落的低谷出现,手机像素还好能凑合。穿越马家岔与罗家岔的夹道路,汽车驶向乡袁咀“大桥”,干枯的河沟支撑起一座便通的桥梁,虽显破旧,但看起来像是家乡为了欢迎奔波漂流在外的游子而特意维修加固过无数次一般,找不见当年离去时残破的影子。上了大桥,经过乡间窄路,驶入了杨湾大队(现改为村),眼前,一座大山好像挡住了去路,山的背后就是我出生的村庄了——杨家坪小队,好在熟知山间错综复杂的乡村路,我们轻松就找见了目标路线,在汽车吃力的颠簸中冲向了红土线,叫“红土”顾名思义是由于这里的特有土质得名而来,即:色红质坚,是天然上好的烧制砖瓦用材。红土线的山梁口是杨湾大队与杨家坪小队分界的至高点,也是它们地貌差距的分界线,这红土线的“线”也许就是这样产生的吧,反正从未详细的询问过。从红土线山梁口放眼望去,如果说由韩家集一路驶入杨湾的路段还有点儿山中带川,略显土地平坦,那么此刻,再俯视杨家坪小队,除了山就是沟,黄土、杂草、荒地,一片贫瘠,因为两座大山相距太近的缘故,几乎找不见平坦的宽阔的土地耕种,遥远的沟底村庄星星点点散布着,汽车开始小心的向山下挪移,很快,我们就来到了邻家大爸(乡语对同门大伯父的称谓)家门口。此时,我显得兴奋异常,拉住远远迎来的大妈(乡语对同门大伯母的称谓)的手,她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猜测的叫出了我的名字,老人的判断来自身边的堂姐和我小时候的眼神。见到十岁时就离开的调皮侄子,她显得非常高兴,激动地有些无所适从,我亲切地拉着她粗糙的手叫着大妈,慢步走进了熟悉的庭院。踏入上房,我将外套与随身的背包扔在土炕边缘,没说几句话,就拿着没有信号的“相机”,心急的窜出了房门。第一目标就是我的家——那个曾经吃饭、睡觉、学习、调皮捣蛋地方,因为大爸在家里堆放杂物,所以还没有被完全废弃。推开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丛生的杂草,上房、厨房、老窑,紧随着探寻了洋芋窖、磨坊、鸡窝、驴窑等所有能勾起我记忆的角落,然后进入上房、老窑,望着土炕、房梁、土灶台,静静地待着,想要呼吸到每一丝曾经的气息,抬头观望,房梁、木檩条、木椽子以及记载起梁时间的符条,看起来显得陈旧,但都完好无损,符条上的字迹清晰可见。巡视完毕,又站在院子中央,置身于杂草丛里,再次纵览了一遍那个如今已荒芜的院落,那个曾让父亲年年往返颠簸,曾让母亲劳碌半生,搭上了半条性命,也曾孕育了哥哥和我生命并给予苦乐的地方,可是如今苦难已经结束,他却……出的院门,顺着屋墙慢步移行到了老庄,那里更是破旧不堪,杂草丛生,房烂窑塌墙倒,已经彻底被荒弃,找不见一点儿昔日住人的痕迹。出了老庄,沿路来到了碾麦场,那个曾经麦垛、草垛成堆,平滑光坦的场地如今已是乱草疯长,碾麦子的石碾子也已不知所踪,只有母亲当年留下来的一个草垛孤零零的站在那里,像一个守卫边疆的忠贞战士一样,定眼望去,草垛似在对每一个回这里的人们不断诉说着昔日热闹辉煌的场景,又似在告诫每一个回这里的人们,这里是根、这里是本,不要忘了“我”。每一个在这里有过童年的人们绝对不会忘记探查与吃有关的事物,瘦高的酸梨树、矮胖的李子树、酸涩的苦杏树、繁茂的甜杏树、香甜的红果树、馋的流口水的樱桃树,可惜如今已全因无人问津而“孤独致死”,很是伤感啊!顺着场地一路走向村子的上湾,由上湾高处至低处,再返回到大爸的家中。

一路上,我就像前来视察上级的领导一般,走着、观望着、搜寻着、询问着并关心着,其实这里因贫穷而留下来的住户已经寥寥无几,且大都是老弱妇女,全村夜间躺在炕头的人屈指可算,也就百十来人。回到大爸家已是两点多,大妈早已做好了午饭焦急的等待着,香喷喷的长面(臊子面)、肉臊子、酸菜和我最爱吃的洋姜,纯天然绿色食品这个词用在这里一点儿都不会言过其实。饭后,挺着鼓圆圆的肚皮出门,进行我此行的另一项重要事情——扫墓、悼念祖先,在邻家二爸(乡语对同门二伯父的称谓)的指引下,我和堂哥来到了爷爷奶奶的坟地,先是给土地爷上香烧纸,然后在二爸的指点下我虔诚的给爷爷奶奶上香、烧纸,敬献点心水果,并祈求先人保佑家族祥和平安,跪在那里,我真诚的表达着对先人们故去的怀念,也抒发着多年都没有回来祭扫的愧疚。然后又去了老哒(乡语对本家大伯父的称谓)的 ……此处隐藏6829个字……在宽窄巷子,在春熙路,在锦里,我们完成了一次食色之旅。虽是走马观花,但也能“以一窥而知全貌”,蓉城之美深深印在我的记忆里。成都,让人流连忘返。我悄悄喜欢上了你!

(一)

中午,阳光明媚。我们忘了旅途的疲惫,放下行囊,直奔行程第一站——成都动物园。此时,景区爆棚,游人如织。那排队等候买票的焦虑丝毫没有冲淡我的兴致,因为,我们都是冲着看国宝——大熊猫而来的。好不容易买到票,径直来到熊猫馆,一只黑白相间,胖嘟嘟的大熊猫微闭双眼,懒洋洋的躺在那里,理都不理游人。我想:这大熊猫怕是看烦了游人吧,所以才这么“没礼貌”。一会儿,一只大熊猫起身,迈着八字步,旁若无人,若无其事的望了望。遂转身,趴在窗台上,闭目养神呢。那呆萌的神情,着实可爱,萌翻了游客。听人说,要到大熊猫繁育基地去看,那才够尽兴呢。不过,今天看了这几只熊猫,也能满足我的眼馋,毕竟近距离见到了活生生的“国宝”。接着,我们又观赏了川金丝猴,大猩猩,黑熊,华南虎等,那搞笑的动作,那憨厚的神情,那威猛的样子,乐翻了游人。那“长枪短炮”齐上阵,咔咔声,闪光灯掠过,留下了一帧帧精美的萌照。我想:这些“狼虫虎豹”被“软禁”于此,何时能恢复自由?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那该多好呀!

我们兴致勃勃参观了动物园,乘地铁来到杜甫草堂。探幽草堂胜景,感受唐风遗韵。这草堂,乃是“诗圣”杜甫流落成都的寓所。它坐落在成都西门外的浣花溪畔,园林清幽秀丽,小桥流水,溪水潺潺,曲径通幽,诗意朦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块圣地。走进草堂,正门匾额上“草堂”二字笔力浑厚,苍劲有力,据说是清朝康熙皇帝之子所书。前面几间破旧的茅屋,吸引我的眼球,我走近观看,简陋的茅屋,幽静的环境,透出浓浓的诗意氛围。我想诗人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时不就写的是这里的情景吗?来到史诗堂,这简直堪称是一部“诗史”, 四年间,诗人留下的一千多首诗歌,真实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的社会人民的疾苦,重现了一段苦难历史。站在诗人雕像前,我沉思良久,心情难以平静。在“华径”尽头,是“草堂影壁”。那用青花瓷镶嵌的“草堂”二字熠熠生辉。听导游介绍,毛主席等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在此凝视驻足,游人纷纷于此留下倩影。来到大雅堂,这里翰墨飘香,丹青溢彩,让人大开眼界。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踪迹,留下手迹,留下佳话。看得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想: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怎么能欣赏得完?随后,我们又参观了梅园,浣花祠等景点。走出草堂,我恋恋不舍,意犹未尽之感尚存。杜甫,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爱国亲民,你让世人敬仰,不愧为“诗圣”。

华灯初上,乘坐地铁,我们来到宽窄巷子,春熙路。漫步青黛砖瓦的古街道,车水马龙,时光穿梭到大清朝,享受一种安静悠闲的慢生活;穿梭于熙熙攘攘的春熙路,摩肩接踵,感受大都市的喧嚣与繁华。生活在成都,真是一种惬意的时光,幸福的生活。

成都,一座真的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二)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这是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游览都江堰、青城山时留下的墨宝。我们慕名而来,一览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枢纽——都江堰,拜谒中国道教发祥地之一,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青城山。

清晨,都江堰市秋雨淅沥,凉风袭人。然而景区门前人山人海,人头攒动。这蒙蒙细雨依然阻挡不了游人的兴致,一拨又一拨游客纷至沓来。我们买了雨具,在导游的带领下,步入景区,完成一次心灵之旅。

景区内,古木参天,庙宇宏大,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每一棵古树见证一段历史,每一件文物就是一个传说。像夫妻树,伏龙观,在导游小姐的娓娓讲解中,让我浮想联翩,沉浸在美妙的梦境中。眼前,李冰父子率众开凿都江堰的“卧铁”(据说是复制品),沐浴在喷泉中。很难想象,当年的人们是怎样靠这原始、简单的工具修建了这一举世闻名的浩大工程。我只能说,这是古代中国人的勤劳、睿智、拼搏成就了这惊世之举。在“离堆”,在“鱼嘴”,在“飞沙堰”,在“宝瓶口”, “分水”,“ 排沙”,“ 引水”,这些功能让我瞠目结舌,惊叹不已。每一处景点,都蕴藏着一个故事,彰显出古人的才智。在此,我要为李冰父子点赞,为古代劳动人民唱一曲赞歌!

不远处,那安澜桥如飞虹挂空,如渔人晒网,布满美丽的同心结,十分别致,又曰“夫妻桥”。据说,这桥也有一段动人的传说。这会儿,年轻的恋人,小两口,老两口,纷纷拍照留念,共度安稳、幸福之桥。二王庙,庙宇与园林完美结合,这里香雾缭绕,游人络绎不绝。这里供奉着李冰父子的雕像,游客纷纷顶礼膜拜,感谢他们的丰功伟绩,祈福世间太平。是的,人们不会忘记水利工程的鼻祖,他们的事迹和业绩将永留史册。

来到秦堰楼脚下,仰望,它高耸入云。手扶缓缓而上的扶梯(超长电梯),走到山顶。此时斜风细雨,淋湿了衣衫,我们全然不顾,鸟瞰岷江,她如一匹驯服的野马,静静地向前流淌,流进了成都平原。雨雾中的都江堰市,烟雨蒙蒙,高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我们登上二楼,视野更开阔,景致更美,别有洞天。于是,遂有登上三楼,四楼......细雨如丝,兴致不减,我们继续前行。美丽的都江堰景区,一步一景,一景一情。在这里,穿越历史,见证奇迹。抚古思今,我只想说,中国人民勤劳,聪明,伟大!都江堰水利工程,世界的奇迹,中国人的骄傲!

参观完了都江堰,已是晌午时分。吃过简餐,匆匆赶往青城山。此时,天公不作美,雨下的大了,气温似乎下降了许多。同行的有人不想去了,我极力说服他们。到了青城山,坐上观光车,步入山门,来到“天然图画坊”,这里树木葱茏,怪石嶙峋,奇峰兀立,不愧为天然画廊。一巨石横卧在悬崖之间,名曰“天仙桥”,据说是仙人聚会经过的地方,多么神秘的神话故事呀。我们冒雨拾阶而上,来到道观,一个偌大的“道”字吸引了我,我连忙拍照留念。来到建福宫,走进殿内,瞻仰道教名人,欣赏被誉为“青城一绝”的394字的对联,诸多壁画,楹联等。登上青城山主观——“天师洞”,洞前有一古银杏树,相传为张天师所栽,树龄约有1800余年。1943年,画家徐悲鸿先生也曾在此写生,创作了多幅作品。随后,我们又参观了“老君阁”,“圆明宫”等景点。不觉已是五点多钟,拖着疲惫的身体,坐在石凳上休憩。仰望群山,连绵起伏,林木青翠,鸟语花香,诸峰环峙,恬静清幽,真不愧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看着从身旁上上下下的游人,个个汗流浃背,兴味盎然。游走于这青山中,吮吸林间清新的空气,感悟道教文化,觅一方心灵的净土,享受一份静谧,多么悠闲,多么惬意的事呀!我想:青城之游,不虚此行。

天色已暗,我们恋恋不舍下了山。别了,青城山,再见,都江堰。

短暂的成都之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计划中的峨眉山之旅,因游人太多,被迫搁浅。虽然舟车劳顿,来回奔波,身心疲惫,但我们收获还是挺多的。在成都,徜徉街头,浓郁的现代都市气息,悠然自在的慢生活,让人感到是一种幸福。逛逛成都山水,浓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感悟蜀国文化的源远流长,让你感悟大西南的魅力。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她是美丽之都,幸福之都。

旅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人生快乐。让我们背起行囊,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20xx.10.7)

《关于高中游记作文锦集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