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高中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家高中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妈妈提倡初二回老家,爸爸说刚搬到这里,一定要在这里过年。我小时候在老家住了几年,有着许多美好的回忆,但由于学习关系已经一年没回去了。就这样我闹了几天,但最后我们还是初四回了老家。
我离开了喧嚣的马路,走在农村的幽径上,多么的寂静阿!静得连脚步声都能听到。村里的那个湖依然那么的绿,院子门前依然有那么多的小鸡在觅食。经到了院子,外公丢掉了香烟,微笑的走来,连外婆都放下手中的菜,出来迎接,当时我真得很想哭,莫名其妙地想哭,但我还是忍了回去,毕竟周围有许多人。我拿了杯水静静的坐在椅子上,没有人理我,想起以前表弟表妹们都围着我玩。可是今天却变了,表弟们都到一家去玩了,奶奶继续在厨房里做饭,外公和外婆和爸爸聊起生活上的事。
直到吃晚饭,阿姨不知为什么说:峰,初二就想回来了。我顿时愣了一下,难道我在他们心目中已经是不想回老家的孩子。我望了望外公和外婆,他们似乎没什么表情。随后的一天,我总是试图和外公外婆搭话,从他们的语气中,我感到我们中间已经有了一层小小的隔膜了,或许是我有太多的主见吧,也或许他们一直都是这样。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就要回深圳了,我拿了2个橘子,对外婆说:我要回深圳了,我一放假就会回来的。我记不得外婆说了些什么,我只记得我的眼睛已经湿润了。上车后,我向窗外望了望,外公和外婆的微笑依然那么和蔼,那么的迷人。
夜已经深了,我依然想着老家,想着外公和外婆。
看老家乡村风光无限好,
品美食中华特色滋味妙。
——题记
我的老家,有着“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曼妙,有着能激起西施拂水涟漪的“水尤清冽”的小潭,还有这炊烟袅袅后,家里人特有的悠扬的呼唤:“伢子哟!吃饭喽……”
吃饭是一件简单却又幸福的事,在昏黄的灯光下,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都找到了归宿,有了家的依靠。每当奶奶颤巍巍地端出绿油油的炒青菜,黄澄澄的南瓜饼,白花花的豆腐脑等让我垂涎三尺的美食,我便会猴急得不得了,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每每看我被烫得龇牙咧嘴还不肯撒手,奶奶便会嗔怪“怪不得坐不稳啊!原来是属猴的”“为什么属猴呀奶奶?”“猴急呀”家里便会迸发出一阵酣畅的大笑。
吃过饭后,我们会相邀在一起,在傍晚的田埂上闲庭信步,屋前的梧桐被风吹拂,满树碧绿沙沙作响,最后变成满地黄金。天空干净得像孩子们的眼睛,鸟儿扑腾着翅膀点缀其间倒有点“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嗔怪鸟儿太生气了的慨然。往往,只需要拿一柄蒲扇,迈着碎步,静悄悄的,不惊扰了这份宁静,便能感受到那远山深沉的召唤,那微风轻柔的抚摸,而湖水也被这宁静感染,泛起心动了的水纹,莫不是红拂袖了水?或者是触了虞姬临江的哀怨?看来,老家千千万万种风光,也含着万万千千的缱绻情思呀!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感受着老家徐徐升起的炊烟,老家色泽可人的美食,还有那一个个洋溢着热情的脸,蓦地就连“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力量都有了。某天,恐真要在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飘雪之时,来证明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也让老家因为我们这一代,充满发亮的记忆。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也为老家烙上时代的印记,让它传统并发展着,规矩又变化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秉承着自然,我会记着老家的味道,美食味儿,也是人情味儿。承接着时代,我也会尊重着自然,传出去中华美食的味,传出去我美丽乡村的正宗乡土味儿!那也是中国的味儿!
老家有个百十来平方米的小院,在房子的西南两侧,呈“L”字形展开。院子虽说不大,可也别有一番趣味。
走进古典风味的镂花铁门,是用一块块砖铺成的平台。东头是一棵桂花树,已有两三米高,翠绿的叶子生机无限。每年秋天都会飘散着淡淡的幽香。西面,一条平整雅静的小路通向院子深处,道路两旁是残缺不全的鹅卵石。
沿着小路继续前行。右侧是一棵黄杨树,买回来时已有十几年左右的树龄,如今该快二十年了吧,它的.叶子小巧精致,绿得直逼人眼。左侧是一株桃树,有六七米高,每年都会结出成百上千个桃子。桃虽小,但吃起来就跟水蜜桃一样,整个院子里都弥漫着醉人的芬芳。
再向前,路两旁便是低矮而茂密的灌木丛。左有一株石榴,刚栽入土中时仅有几十厘米高,小指一般粗细。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现在也有两米多高了,年年都会结两三个石榴,虽然味道还不行。右有蜡梅一棵,平日里绿叶苍翠,枝叶繁密,每至寒冬,梅悄然绽放,那一点点嫩黄,暗暗吐露着清香。
往前,小路已尽,走下一级石阶,便是一块木平台,经历数年的风吹雨打日晒,已是残缺不全。平台西侧是小池,因无人打理,而附着水草苔藓。里面种了睡莲和水葫芦,为这潭死水增添了几分生机。水潭西边是一尺多宽的竹地,绵延三四米。木平台里侧是一小块四五平方米的田土,里面立着一棵枇杷树,多余的地方也就闲着,有时也会种些葱蒜。
院子西北角有一方土地,七八平方米,有橘子树、枣子树各一棵,猕猴桃藤也有几株,如今已爬满了花架,满眼苍翠。一条条遒劲有力的枝干交错纵横,在四周垂下,构成了一道道绿帘。
这小院里草木葳蕤,恣意生长,从小路经过,还须低头弯腰,如若不然,准会被这些树木撞到。
如今,这院子已被冰冷的水泥铺满,只剩下零星的几点绿色。这样一来,似乎是平整清爽了,却缺乏往日的生气。
生死轮回,世事难料,奈何?也只剩下一分眷恋而已。
一座低矮的小土房,屋顶上披着一层灰色的瓦,时光侵蚀了老屋的门。而我徘徊在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
先前是爷爷、奶奶、小姨守着老屋。爷爷喜欢坐在门口,一口又一口优哉游哉地抽着旱烟;奶奶总是安详地坐在灶台旁轻轻地抚摸着那只老猫;小姨则坐在梳妆台旁精心地打扮着属于她的青春年华。
每次一到老家,那“吱呀”的声音像一道从远古传来的歌谣。每日清晨,那木门凄婉的呻吟,那透过碧绿的枣树洒落的碎碎的阳光,那让人无法忘怀的带着淡淡清香的泥土气息。
手指轻轻叩响古墙,发出“梆梆”的声响,如同钢琴键那样淳厚温柔的声响。对了,还有那给我留下许多回忆的“爬”。那时的我整天清闲无事可干,便背着簸箕、“爬”和邻居的小孩上山爬柴,过程中还领悟出了一个“哲理”性的结论:地上本没有柴,把爬往地上一挥,便见着了柴。有时和老妈谈起此事,不禁喷饭满案。
“在干嘛呢?”
一个声音打破了我此时的思绪,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姐、奶奶站在了我的旁边。奶奶那深邃的目光告诉我,她也和我想的一样,在这一片钢筋混泥土中,早已无法找到那样淳朴与纯粹的笑脸。看见奶奶每次想要挥起的手都在冷漠的擦肩而过中无奈地放下,好像自己总被一种莫名的情愫侵蚀。
“奶奶,那只猫还不肯回到你那里去吗?”
“这里才是它的家啊,唉!”
是啊!落叶归根,一只猫尚且如此,更何况人这种感情动物。
因为拆屋重做关系到临近耋耄之年爷爷、奶奶的安全,所以并不是我们任性所能改变的。算了吧,都算了吧,走吧,走吧。将所有儿时记忆酿成一杯酒,饮下它,永远陶醉在和谐美好的图画中,将一切美好的现实酿成桂花糕,藏在记忆深处,默默的默默的……在暮然回首的刹那,留下簌簌的淡黄色花影......
转身,回首。
然后掉头,默默走开,眼泪成诗。
离开老家已经六、七年了,总是会因为我们学习忙或爸妈工作的问题和很少回去。但是它毕竟是生我的地方,让我怎么忘得了它呢?
小时候,总是淘气的,和一群小伙伴们在村子里跑来跑去,一会儿破坏这家点儿东西,一会儿到那家捣点儿乱,然后在大人们的呵斥中,欢笑着跑远。玩捉迷藏,办过家家,玩的忘记了时间,总是看到自家房屋上升起炊烟,才约定好明天再玩,各自跑回家中,吃妈妈准备好的可口的饭菜。
村中的认识和蔼可亲的。不管是大人小孩最喜欢过年了,初一一大早就会起来,我们这些小孩准备好袋子,到村里转,遇到长辈说声吉利话,长辈不仅会乐得合不拢嘴,还会把瓜子、糖掏给你。给长辈们磕头也是我们这一贯的传统。一圈下来,袋子里便装满了核桃、瓜子、糖。
邻居们都是很善良的,哪家有事了,只要招呼一声,便都会赶来帮忙。下雪了,一起扫除一条道路;下雨了,一起动手挖道,把水排走……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直到有了电视,在电视中看到了车水马龙的街道,高楼林立的都市……再看看村中的砖瓦房心中充满了向往,希望自己能走出村子,置身于那繁华的城市。
后来,为了上学,我们全家搬来了县城,对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可以看到好多在村子里看不到的东西。但是时间长了便倦了。虽然高楼林立,却思念起了那砖瓦房,思念起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早上起来再也听不到公鸡的报晓声,有的只是汽车的鸣笛声和工厂的轰鸣声;晚上再也看不到明亮的月和漫天的星斗,有的只是闪烁的霓虹灯;住的单元楼,邻居很少往来……新奇过后却是无尽的坏见和惆怅。
现在,很多次在梦中梦见自己回家,可是转来转去,总也找不到回家的路,然后在焦急中醒过来,安慰自己:幸好只是梦,我还知道家在哪里,还能回去!
以前总是不理解爸爸为什么老是念叨着要回家,不明白有什么好回的,现在我理解了他的想法。
叶落归根,我想等有一天我老了,我会回到我的老家——我生根的地方。
文档为doc格式